黄河保护法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11章,共122条。
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定黄河保护法。这部法律的制定实施,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详情
这是10月17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拍摄的黄河九曲第一湾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解析黄河保护法亮点
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原则。坚持以水为核心、河为纽带、流域为基础,全方位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坚持问题导向。黄河一直“体弱多病”,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最大的问题是生态环境脆弱、最大的威胁是洪水、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最大的弱项是民生发展不足。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针对黄河流域各种特殊问题,对特定区域、特定问题规定特别制度措施。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流域一盘棋,妥善处理多元诉求,平衡好各方利益,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把握好保护和发展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关系。增强黄河保护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做好与有关法律的衔接,注重发挥法律合力。>>详情
这是10月18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拍摄的花湖湿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流域综合立法保护黄河
黄河上、中、下游面临的生态环保问题的特征是不一样的,面临的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特征不一样,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不同。6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杨合庆表示,开展流域综合立法就是要针对流域上、中、下游的自然条件、发展状况、保护要求的差异,加强统筹,提高保护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杨合庆介绍,比如对黄河干流和支流源头、水源涵养区要求加大保护力度,禁止在黄河上游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从事采矿、采沙、渔猎等活动,维持河道、湖泊天然状态。加强中游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支流源头区的水土流失预防,加强砒沙岩区、多沙粗沙区、水蚀风蚀交错区和沙漠入河区等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治理,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健全瘀地坝建设、管理、安全运行制度。下游地区,要求编制和实施黄河入海口整治规划,加强河口治理,开展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修复等。>>详情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3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10月27日,黄河保护法草案三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草案三审稿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明确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应当坚持精打细算,黄河流域水资源调度根据水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草案三审稿提出,鼓励、推广使用先进节水技术,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流域以及黄河流经省、自治区其他黄河供水区相关县级行政区域的用水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强制性用水定额。加强农业节水设施建设。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提高公众节水意识,营造良好节水氛围。
在健全取水许可制度方面,草案三审稿规定,黄河流域管理机构审批有关取水申请时,应当研究取水口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指定河段和限额标准适时调整。>>详情
这是10月17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拍摄的漫泽塘湿地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保障黄河安澜无害
洪水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威胁。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黄河保护法健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制度,保障黄河安澜无害,主要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明确国家统筹黄河干支流防洪体系建设,加强流域及流域间防洪体系协同,推进黄河上中下游防汛抗旱、防凌联动,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并适时组织评估,有效提升黄河流域防治洪涝等灾害的能力。二是规定在黄河流域组织建设水沙调控和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完善水沙调控和防洪防凌调度机制,保障防洪安全。三是明确编制水沙调控方案、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防凌调度方案等的要求,对实行水沙统一调度制度、黄河滩区治理、河湖管理和保护、河道治理、河道采砂管理、水库库区管理等作了规定。四是规定黄河流域城市人民政府要统筹城市防洪和排涝工作。>>详情
这是5月25日拍摄的碛口古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
黄河保护法强调,国家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研究黄河文化发展脉络,阐发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律明确,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推动黄河文化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黄河文化和治河历史研究,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国家加强黄河流域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文物和遗迹保护,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弘扬黄河红色文化。国家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统筹利用文化遗产地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教育基地、水工程等资源,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系统展示黄河文化。统筹黄河文化、流域水景观和水工程等资源,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法律还对黄河文化资源调查、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文艺作品创作、文化宣传展示等作了规定。>>详情